雖然,突如其來的變化讓今年 (2017) 的美國行不得不暫時取消,但在過去這半年裡,我和阿寶 / 阿顯、信宏 / 庭萱、饒舌 / 小曼這三組繩隊一起做行前訓練的有趣過程以及美好回憶,讓我又重新燃起了分享優勝美地旅行經驗的熱情,同時也間接加速了這個被我延宕許久的網站進度。今年四月得知他們的優勝美地計畫後,便加入了他們的行前訓練,和他們一起從初期的基本傳攀訓練、到中期的極限難度推進、再到後期的單日攀登總長度與大岩壁系統,按部就班地逐項訓練。雖然完成度未達 100%,但每個人都已經準備充分,應該可以在優勝美地好好地享受許多經典路線的偉大冒險。
然而,除了攀岩技巧與相關技術之外,我認為攀岩旅行最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技能,就是「讀 guidebook」。不同於一般台灣攀岩者所熟悉的亞洲岩場,優勝美地有著獨特的路線型態與攀登風格,並且早已發展出一套特有的路線標示系統與路線資訊揭露文化,盡可能在以安全為前提下有限度地揭露必要的路線資訊。因此,guidebook 絕對是優勝美地最重要的攀岩裝備之一,而解讀 guidebook 的能力,當然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項技能。在這半年期間裡,除了在岩壁上的實地訓練外,我們也會在平日的晚上或下雨的週末舉辦讀書會,或是拜訪其他曾經爬過某些優勝美地經典路線的岩友,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,一起研讀許多路線的相關資料。
攀岩者的讀書會和正常人的不太一樣
這次行程我們選用的 guidebook,主要是以市面上最普及的 SuperTopo《Yosemite Valley Free Climbs》、《Yosemite Big Walls》、《Tuolumne Free Climbs》這三本為主;另外再以 Yosemite Bigwalls 出版的《Rock Climbing Yosemite Valley》、再購買 2017 年更新的《Yosemite Bigwalls》數位檔作為輔助。以下將分享 SuperTopo guidebook 的使用心得。
SuperTopo《Yosemite Valley Free Climbs》封面
Timmy O’Neill 無繩獨攀酋長岩的 East Buttress。攝影:Corey Rich
Guidebook結構
一本 guidebook 大致上可分為三大部分:基本資訊與導讀 - 包含前言、基本遊憩資訊、岩場地圖、書中各項標示系統的說明、以及其他的閱讀重點;路線資訊 - 包含路線位置、名稱、難度、長度或繩距數量、歷史、特色、進場 (approach) 與下撤 (descent) 方式、以及路線圖 (topo);路線索引與其他資訊 - 包含各種不同的路線索引方式如:依字母順序排列、依路線難度排列、依路線星等評級排列等等,以方便讀者查找特定路線。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各部分的詳細內容:
第一部分 基本資訊與導讀
警語 通常每一本 guidebook 的第一篇文章,都會是免責聲明,開宗明義地說明攀岩是危險活動,而書本中所有的路線相關資訊都有其時效性,並且無法保證百分之百正確,因此攀岩者在使用 guidebook 從事攀岩活動時,仍須仰賴自身的技術與知識。這不僅是作者與出版商的保護聲明,同時也是攀岩者在使用 guidebook 時該有的基本觀念。
簡介 向讀者概略介紹優勝美地的基本資訊如:必備的基本技能、路線的難易度與分佈概況、基本裝備需求、固定點維護狀況、交通資訊、攀岩淡旺季、氣候概況、住宿與露營須知、園區內購物與補給地點、園區內的生態環境保育須知、以及其他遊憩相關基本資訊。
難度評級 雖然優勝美地的自由攀登路線 (free climbs) 理所當然就是採用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優勝美地十進制難度分級系統 (YDS-Yosemite Decimal System),但書中仍備有 UIAA 系統、法國系統、英國系統、澳洲系統、以及抱石評級系統,讓來自不同國家的攀岩者快速對照。
自由攀登路線難度對照表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大岩壁路線 (big walls) 則是採用人工攀登的分級系統:首先,會以羅馬數字概略標示出路線長度或所需天數,例如:Grade I 與 Grade II 代表不到半天即可完成的短路線,這兩級非常少見;Grade III 代表約半天可完成的路線;Grade IV 代表需要一整天才能完成的路線;Grade V 代表需要二到三天才能完成的路線;Grade VI 代表需要三到十天才能完成的路線;Grade VII 則代表需要至少十天以上的高山攀登路線 (alpine big wall),同時還必須在偏遠的山區忍受惡劣天候的折磨。
再來就是人工攀登難度:字首若為 A (aid 的縮寫),代表需要用到岩釘與岩鎚;字首若為C (clean aid 的縮寫),代表不需使用岩釘與岩鎚;而字尾的數字 0-5 則代表路線難度。例如:A0 為最簡單的人工攀登,代表只有幾步動作需要直接拉裝備上攀;A1 或 C1 為簡單的人工攀登,代表所有支點都非常穩固,除非攀登者失誤,否則墜落通常不會有危險;A2 或 C2 為中等難度的人工攀登,代表某個或某些穩固支點後,會有一到兩個僅能支撐體重的支點,伴隨著 1.5 – 10 m 的墜落距離;A3 或 C3 為困難的人工攀登,代表某段或某些繩距會有三到五個僅能支撐體重的支點,伴隨著 10 – 15 m 的墜落距離;A4 或 C4 為極困難的人工攀登,代表某段或某些繩距會有六到八個僅能支撐體重的支點,伴隨著 15 – 25 m 的長墜落;A5 或 C5 為極限的人工攀登,代表某段或某些繩距會有超過九個以上僅能支撐體重的支點,伴隨著超過 25 m 的超長墜落。
大岩壁路線難度標示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然而,guidebook 中的某些路線會以自由攀登級數搭配人工攀登級數,甚至還會有不同難度級數的組合同時出現。以 The Nose 為例,其難度標示為「VI 5.13+ or 5.9 C1 or 5.8 C2」, 因此我們可理解為「需要三到十天」、「5.13 以上的自由攀登」或「5.9 自由攀登加 C1 人工攀登」或「5.8 自由攀登加 C2 人工攀登」,也就是說我們有三種選擇:如果整條路線都以自由攀登的方式完成,難度為 5.13 以上 (Changing Corner 那段繩距是 5.14b);或可選擇最難爬到 5.9 的自由攀登,搭配 C1 的人工攀登;又或者,可選擇更簡單的 5.8 自由攀登,再搭配稍困難的 C2 人工攀登。
裝備 每條路線的路線圖旁,都會有一段扼要的文字總結該路線需要用到的所有裝備,例如:「Rack - nut: 2 ea (offsets useful). micro nuts: 1-2 ea (offsets useful). cams: 3 ea .5-1"; 2-3 ea 1.5-3.5"; 1 ea 4.5". cam hooks」,其中的 nut 即代表岩楔、micro nuts 代表小岩楔;1-2 ea 代表需要一至兩套、(offsets useful) 代表不對稱岩楔在這條路線上十分好用;cams 代表活動岩楔、3 ea .5-1" 代表介於 0.5 至 1 英吋寬 (約為 1.27 – 2.54 cm) 的活動岩楔至少需要三套。其他如各式岩釘、岩鉤與其他人工裝備,書中也會依不同路線而有不同的建議,務必仔細研讀。
裝備建議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另外,由於不同品牌在設計岩楔 (nut) 與活動岩楔 (cam) 時,都有不同的尺寸設計與涵蓋範圍,因此路線圖通常都直接標示裂隙的概略寬度 (英吋),並在前段導讀章節中關於裝備的段落後,附上裂隙寬度與各大品牌的岩楔型號 / 尺寸對照表,以方便讀者查照。
裂隙寬度與各品牌活動岩楔尺寸對照表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路線圖標示系統圖文對照表 是所有導讀重點中最關鍵的部分之一,詳細列出路線圖 (topo) 中所有符號或字母縮寫所代表的意義,務必仔細研讀。
路線圖標示系統圖文對照表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另外,在大岩壁的 guidebook 中,偶而會看到大寫的 KB 或 LA 的縮寫字母,它們分別代表 Knife Blade 岩釘,以及 Lost Arrow 岩釘,其他 guidebook 若有不同的人工攀登裝備建議,通常也會在此段落載明。然而除了上表所列的重要符號之外,還有關於露宿地點的標示也不容忽視。通常,會在適合露宿的岩階或平台旁註明「great」、「good」、「ok」、「poor」或以可容納人數來區分露宿地點的大小或品質優劣。
安全須知 無論優勝美地的風景多優美,它都是一座危險的岩場,因此 gudiebook 的安全須知 (例如 SuperTopo 的 Staying Alive) 章節特別向優勝美地搜救隊 (YOSAR) 成員邀稿,以許多實際發生的意外案件為例,花了大量篇幅提示各種安全相關資訊,其中包含了攀岩意外統計數據、遭遇惡劣氣候時的因應措施、緊急露宿注意事項、鬆動石塊或落石的預防與因應措施、攀登過程中的注意事項、使用固定點的注意事項、危機意識提醒、以及意外發生時的傷患處置要點與求援注意事項等等。這些都是極為重要的安全資訊,務必仔細閱讀。
第二部分 路線資訊
岩場分區 依照岩場的主要道路行進方向依序介紹各分區岩場,並以區域或岩壁名稱作為章節名稱。每個章節的前段會介紹該區特色,並以文字描述岩場路徑 (approach) 與下撤 (descent) 或垂降路線 (rap route),並附上岩壁路線分佈圖或分區鳥瞰地圖,有時也會介紹某些特殊區域的開發歷史。
路線資訊前文 優勝美地的路線多半有豐富的歷史與精彩的故事,因此無論是自由攀登的多繩距路線,或是人工攀登的大岩壁路線,多半會以首攀的歷史紀錄作為開場,有些特別的路線甚至還包含其他的重要歷史事件,記載該路線曾經發生過的重要歷史紀錄。這些紀錄不僅能為讀者增加閱讀樂趣,同時還能讓讀者感染過去那些先驅者的冒險精神。再來是攀登策略,會根據每條路線的各種條件和特色,為讀者提供不同的攀登策略,並適度提醒讀者在攀登過程中該注意的各種相關事項。接下來是緊急撤退,提醒讀者在碰到天候驟變或其他緊急狀況,被迫必須在半途垂降下徹時該注意的各種相關事項。最後是繩距難度簡表,以表格列出所有繩距的難度,讓讀者能夠一目瞭然,並評估自己的攀登策略。
大岩壁路線 (左) 與多繩距路線 (右) 的繩距難度簡表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路線資訊 文字描述的部分,會依照岩場分區將該區岩壁上所有的路線名稱列出,並以英文字母依序編號,再搭配難度與星等評級作為標題,接著再以內文詳細介紹每條路線的特色、攀登要點、以及相關注意事項。路線圖的部分,會先列出該區所有的路線名稱與相對應的英文字母編號、難度、星等評級,並列出每條路線所需的基本裝備;接著再依序畫出每段繩距所有的重要地形特徵與路線相關資訊,並以英文字母編號標示出每條路線的所在位置,以方便讀者查照。
多繩距路線的路線圖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大岩壁路線的路線圖 (圖片來源:SuperTopo)
第三部分 路線索引與其他資訊
路線索引 通常會依照路線難度、路線名稱、或攀登型態,提供 2 – 3 套不同排序方式的完整路線列表,包含路線名稱、難度、星等評級,並附上頁碼方便讀者依自身需求快速尋找相關資訊。《Yosemite Valley Free Clombs》也提供所有岩場分區的路線難度分佈一覽表,以及上方架繩 (toprope) 路線一覽表,讓初到優勝美地的岩友能夠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區域和路線。
其他資訊 《Yosemite Big Walls》在書末的部分除了路線索引之外,還提供了大量的寶貴資料。例如重要人物 (Players) 與歷史大事紀,介紹許多從以前到現在的優勝美地關鍵人物與重要事蹟;安全須知 (Staying Alive) 除了上述提到的內容外,還收錄許多過去真實發生過的其他離奇意外與事件分析;大岩壁小提醒 (Wall Tips) 提供許多攀登大岩壁時的實用訣竅;優勝美地選冊單 (Selected Yosemite Reading List) 則推薦了許多優勝美地大岩壁的相關好書。
以上心得報告打完收工。
我還記得我在優勝美地爬的第一條多繩距:Munginella。那天朋友揪我一起爬,於是我就跟龍洞日常一樣,路線圖隨便看了兩眼確定只有三段 5.6,裝備隨手一抓就直接上岩壁,然後就是我在岩壁上飽受各種驚嚇。各式各樣出乎意料的地形讓我爬得筋疲力盡、魂飛魄散,因為所有 guidebook 標示的重點我全都沒看;該 lieback 的時候我用手腳在裂隙裡亂塞一通、該爬內角的時候我跑去爬 face、該爬 face 的時候我爬錯路線,跑去路線圖上標示 off-route 的地方,爬了那區最難的 face、圖上標出的老岩釘我完全沒注意,爬到一半發現了,還在那裡猶豫半天到底該不該用、圖上標示注意磨繩的地方我也真的很注意,一直盯著新繩磨岩壁、好不容易掙扎到岩壁頂端,才發現挫屎,我竟然忘了先看怎麼下去 (幸好朋友在上面等我)。回到平地後餘悸猶存地再重讀一次 guidebook,才發現原來剛剛經歷的那些,書上都標得清清楚楚,而且還再看一次級數確認我沒記錯,這條只有 5.6。
後來又經歷了幾次類似狀況;因為沒弄清楚路線圖上的某些文字或符號,而在路線上嚇得半死。有一次甚至還因為漏看了 o.w. 的寬裂隙標示,導致我必須在十多米的岩壁上,做好摔成重傷的心理準備,絕望地看著自己即將摔落的亂石堆,挑一個看起來比較沒那麼淒慘的位置,然後賭上我的雙腿試著繼續往上爬。幸好後來僥倖完攀沒墜落,從那次之後我也才徹底學乖:每次上岩壁前都會認真讀書做功課,隔天才敢上岩壁玩耍。
以上內容為筆者個人的心得分享,僅供各位參考。若有疑問歡迎各位隨時提出,我會盡我所能回覆;若有不同看法也請不吝分享,大家一起交流討論;若發現內容有誤,也懇請不吝指正。站內所有 SuperTopo guidebook 影像與文字素材均已獲得 SuperTopo 創辦人 Chris McNamara 授權使用,使用範圍僅限本站,請勿擷取內容轉載或轉作其他用途。如需更多資訊請移駕至 SuperTopo.com。